弹指间娱乐网2017-03-01 热度:

“阵风”M舰载战斗机:传奇战机

“阵风”被宣传为一种“全能”战斗机,近年来“阵风”空军型在条件恶劣的非洲前沿基地的作战行动已经证明了这点,那么“阵风”M舰载型呢?

自从2016年7月12日“超军旗”退役后,“阵风”M就成了法国海军的唯一战斗机。该机目前装备了三个法国海军一线中队:第11、12、17中队,都驻扎在朗迪维肖海航基地。其中第11和12中队已经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第17中队刚开始换装,预计到2018年中期具备完全作战能力。

法国航母的舰载航空大队在2001年-2016年7月期间总是混合装备着“阵风”M战斗机和“超军旗”攻击机,此外还有两架E-2C“鹰眼”预警机、一架“云雀”III直升机、两架“海豚”直升机。在“超军旗”退役后,“阵风”M独自承担起了所有进攻和防空任务。这种双发战斗机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执行多种任务,其中包括防空/空中优势(武器为“米卡”空空导弹和内置30毫米30M791机炮),反舰(AM39“飞鱼”Block2Mod2),近距空中支援和战场空中遮断(“铺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和AASM“铁锤”精确制导弹药),压制敌方防空系统(AASM“铁锤”精确制导弹药),火力圈外精确打击(SCALP巡航导弹),战术和准战略侦察(RecoNG侦察吊舱),甚至核威慑(ASMP-A三倍音速核巡航导弹)。

全“阵风”M舰载航空大队能够提供高度灵活而强大的作战能力。法国海军的旗舰“戴高乐”号航母最多可以搭载24架“阵风”M,来自朗迪维肖基地的两个中队。在航母巡航期间,留在基地的第三个中队则负责训练新飞行员,如有必要也会为航母的长期部署提供轮换飞行员。三个中队轮流承担新飞行员培训任务,每个中队在担任两年战备中队后就转做一年训练中队。

640.webp (2).jpg

自“戴高乐”号在2000年服役后,这艘核动力航母已经表现出了高度的可靠性,出海时间比其他国家任何航母都高,即要训练新飞行员,又要部署到一线作战。该舰早期令人难堪的磨合问题现在早已被人遗忘(如螺旋桨叶片断裂)。这艘42000吨的航母已多次被部署到热点地区,有时甚至一年部署两次。

“戴高乐”号安装了两台美国制造的C13F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的三条拦阻索也从美国进口的。该舰配备了完善的传感器套件与武器,包括相控阵雷达、32联“紫苑15”中距防空导弹和两个6联“西北风”近距防空导弹。“戴高乐”号将在2016年底进入干船坞大修,期间将升级传感器套件,并为两台K15压水核反应堆更换核燃料。

“阵风”M在服役后已经证明自己是法国海军最理想的舰载战斗机,该机已经历数次定期升级来更新系统并增加新型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平均升级频率大约是两年一次。“阵风”M经历过的标准升级有:LF1、F1PostLF1、F1、F2、F3、F3.1、F3.2、F3.3、F3.3'、F3.4+。2013年10月后交付的“阵风”M(从M39开始)都安装了主动相控阵雷达,让法国海军航空兵拥有了欧洲一流的探测和跟踪能力。

在空战方面,“阵风”M能同时胜任从海上发动的攻势制空任务和保护特混舰队的防空任务。“阵风”M与E-2C“鹰眼”、“卡萨尔”级多用途驱逐舰、以及“地平线”级防空驱逐舰一起组成了法国航母编队的防空网,通过link16战术数据链把法国最先进的机载和舰载传感器和空空、舰空导弹紧密联系在一起。数据融合技术、泰利斯RBE2相控阵雷达、SPECTRA电子战套件、Link16战术数据链赋予“阵风”飞行员前所未有的态势感知能力。此外先进的“米卡”导弹既能超视距攻击又能近距离格斗,让“阵风”从容面对任何空中威胁。

“阵风”M能非常灵活地执行对地攻击任务,13个外挂点可挂载种类繁多的弹药和定位/侦察吊舱,不仅载弹量可观,带弹返回能力也不错,例如,该机可以带4枚227千克激光制导炸弹(翼下挂架)和4枚“米卡”空空导弹(翼尖和机身挂架)以及一枚SCALP巡航导弹或“飞鱼”导弹(机腹挂架)返回航母。

飞行员都表示“阵风”M是一种省油的战斗机。挂三个1250升超音速副油箱时,“阵风”M的滞空时间是两到三小时(取决于任务剖面)。只挂一个机腹油箱训练时,即使频繁开加力滞空时间也能达到一小时。“阵风”M的最大着舰重量是15吨,如果是干净外形的话,那么剩余内油可达3.5吨(挂了副油箱的话是3吨),这个数据让飞行员们感到很放心,让他们在遭遇故障后能很快着舰,不必过多盘旋放油。“阵风”M在白天着舰时一般余油1吨,夜间增加到1.5吨以留出复飞燃油。“阵风”M还能挂载加油吊舱执行“伙伴”空中加油任务,这对航母操作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戴高乐”号上总是会有一架“阵风”挂着加油吊舱待命,准备随时起飞去拯救那些燃油短缺的返航飞机。

根据飞行员的说法,“阵风”M飞航母降落航线时有良好的发动机响应,自动油门表现优秀而积极,进近速度很低,操纵品质优秀,俯仰和滚转响应积极。“阵风”M的前起落架采用了美式弹射杆/牵制杆系统,被证明非常有效,使用起来比“超军旗”的弹射钢索系统更简单方便,对甲板人员也更安全。“阵风”飞行员在起飞前测试弹射杆时,就激活了飞控的特定弹射模式,把鸭翼、升降副翼和前缘缝翼立即偏转到起飞位置。拜转向前轮所赐,“阵风”M的甲板滑行操纵也比“超军旗”更容易,地面转弯灵活,小转弯也无需增加发动机推力。滑向弹射器时,有时飞行员会转弯过头使前起落架没有对准滑块,此时就需要重新定位了。甲板人员可以推着“超军旗”就位,但由于“阵风”M太重,飞行员必须依靠灵活的转向前轮来重新定位。

飞控的弹射模式自动控制了从弹射滑跑到爬升的所有操纵,弹射器启动后,飞行员无需操作侧杆,系统会自动控制飞机进入爬升并持续10-15秒,飞行员要做的就是在飞机离开甲板后推油门开启全加力。“阵风”会自动保持固定角度爬升到91米,然后飞行员在91米-122之间才逐渐恢复对飞机的控制,在此之前即使全力推杆,飞机仍然会继续爬升。赛峰M88涡扇发动机推力强大,即使在起飞中遭遇单发故障,仍能保证安全起飞。

“阵风”M的着舰也比“超军旗”更容易,飞机在进近中非常稳定。该机的自动油门系统比传统自动油门更复杂,不仅控制着两台发动机,还能自动偏转控制面以实现最大减速效果。这种“推力/阻力控制模式”能让“阵风”在6096米以上高度以恒定马赫数持续飞行,在6096米以下保持恒定表速飞行,在起落架放下时在一个极宽的包线内保持恒定攻角飞行。例如,自动油门能使外形干净的“阵风”M在着舰中自动保持16度攻角和124节(230公里/小时)的进近速度。自动油门和发动机的响应几乎是瞬时的,M88从慢车加速到全加力的时间少于三秒。发动机优秀的加速性能也保证了“阵风”M在错过所有拦阻索后的复飞安全。“阵风”M的平显对着舰也很有帮助,能够通过计算风速和航母速度显示极为精确的落点。

640.webp.jpg

2001年911事件后不久,“阵风”M被首次部署在“戴高乐”号航母上。此后,这种飞机已经在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和伊拉克飞了数千架次作战行动,相对“超军旗”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优势,“阵风”M的载弹量更大,续航时间更长,双发动机和先进武器系统及自卫套件大大增加了生存能力。“阵风”M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超军旗”,例如,“超军旗”的飞行时间被限制在6小时以内,如果超出,老旧的“阿塔”8K50发动机就可能因缺乏润滑油而卡死,严重限制了任务规划和分配。此外“超军旗”狭窄的座舱也令飞行员很不舒服,“阵风”M的倾斜座椅和侧杆使座舱宽敞舒适,让飞行员在较长时间里不会感到疲劳,持续9个多小时的任务很平常。

“阵风”M安装了法国最先进的自动驾驶仪,这对长航时作战也很有帮助,除了起降和空中加油外,自动驾驶仪能控制一切飞行。“阵风”已证明自己能很好地适应海上作战的极端环境,空调系统在辅助动力装置启动后就能开始冷却座舱了,这在中东炎热的天气中很重要,即使在“凉爽”的季节,这里的气温仍让人难以忍受。

“阵风”M在作战中能同时挂载多达6枚“铁锤”精确制导弹药、4枚“米卡”空空导弹和两个2000升副油箱,这意味着一架“阵风”的火力超过了两架“超军旗”。

在和平时期“戴高乐”号的部署中,训练日第一波次飞机一般在早上08:00起飞,第二波次在中午11:00起飞,第三波次安排在下午,第四波次一般在夜间。如有必要也可以缩短波次间隔,加大训练强度。在作战行动中,航母作业则根据上级命令进行。例如在利比亚作战期间,“戴高乐”号的所有进攻和防御任务都要听意大利波焦雷纳蒂科的北约联合空中行动中心指挥,夜间任务占了很大比例。

在每一波次起飞前,参与任务的飞机先集中在飞行甲板后端进行准备,然后依次从舰艏和斜角甲板的两个弹射器起飞。在回收作业时,飞机通常停放在飞行甲板前端或舰岛后方。“戴高乐”号拥有先进的减摇鳍系统以及独特的SATRAP稳定和倾斜补偿系统(后者是一套安装在舰体内的一系列横向高速移动重型配重,全部配重重达240吨),使航母在高海况下也能正常起降飞机。

“戴高乐”号的核反应堆体积紧凑,节省下大量空间用于容纳弹药、食物、水、以及更重要的航空燃料。以前“克列孟梭”和“福煦”号航母在海上每隔3-5天就要补给一次,“戴高乐”号每隔7-12天才需补给一次,减轻了后勤压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强大的全“阵风”M舰载航空大队能使“戴高乐”号做好随时向争议地区投射空中力量的准备,无论是蓝水还是沿海作战。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人们预计“戴高乐”号将很快再次从母港土伦起航,参加打击ISIS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