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间娱乐网2017-12-08 热度: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纪实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是党内合作吗

  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 义开始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共产国际和苏俄要打破帝 国主义的包围,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需要在东方各 国特别是在中国寻求合作的力量,于是制定了东方的 战略和策略,以此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在中国国内, 国共两党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 阀,为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双方都急于寻求政治 上的同盟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 革命纲领,在国民革命的根本问题上是相一致的,这就 决定了两党必须而且能够结成政治上的同盟者。

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

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

埋葬了大清王朝,创立了中华 民国的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

埋葬了大清王朝,创立了中华 民国的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

  此时的国民党,大体上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 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它在几经挫折后,没有多少实力,而且成分复杂,组织松散。 但它有几个不容忽视的优势:一是它的领袖孙中山 在人们心目中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他所领导的国 民党在社会上是有威信的;二是在中国南方建起了 一块能够容纳各种革命力量进行活动的根据地,拥 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三是孙中山在经历多次挫折 后,深感其领导的革命必须改弦易辙,真诚地欢迎 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革命。因此, 中国共产党在准备建立统一战线时,首先同国民党 合作是经过慎重选择的。

  共产国际根据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 和世界形势的基本格局,为了推进世界革命,把自 己的活动范围由欧美国家进一步扩展到东方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并于1920年共产国际二大至 1922年共产国际四大期间,制定和完善了东方的战略 策略,即要求东西方革命运动要相互支持,结成强大的 反帝统一战线。中共二大以后,共产国际先后派马林、 越飞等来到中国,指导和帮助国共两党酝酿建立联合 战线的工作。国共两党的联合战线从酝酿到确立,经历 了一个从反对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外联合”到主张加入 国民党的“党内合作”的漫长过程。

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数次会见共产 国际代表马林。图为孙中山与马林会见时的 合影

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数次会见共产 国际代表马林。图为孙中山与马林会见时的 合影

苏俄政府特使越飞

苏俄政府特使越飞

  1920年秋,俄共(布)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与孙中 山在上海首次会面,最早建议孙中山加强与苏俄的联 系。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赴广西桂林会晤 孙中山,与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谈,孙中山表示愿意与苏俄建立联系,希望得到苏 俄政府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次会见为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开端。马 林随后到广东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是实现国共合作的唯一可 行的途径,并建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共产国际代表关于建 立国共联合战线的建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主张》,首次公开提出邀 请国民党等民主派别及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反对封建军阀的联 合战线。不久,中共二大正式提出与国民 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策略,但因党 内大多数人反对“党内合作”,中共中央仍 设想实行国共两党平行的“党外联合”。